南宁股票配资公司 2024年新增社融32.26万亿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多支持促消费
1月14日,央行公布2024年度金融数据。整体看南宁股票配资公司,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货币信贷总量保持总体稳定。
2024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2023年是疫情平稳转段的第一年,M2增速明显加快,导致基数较高。从剔除基数影响的两年平均增速看,2023年和2024年末M2平均增长8.5%。
数据显示,2024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2024年全年,各项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0%;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
2024年末,中央明确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实质做法和名义说法统一起来,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
业内专家认为,这有助于更好表明货币政策的坚定立场,稳住预期、提振信心。未来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与此同时,今年的重点任务是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就需要更加注重财政与金融的配合,落实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M2和存款有增有减
从去年12月金融数据来看,M2和存款有增有减。
2024年12月末,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M2增速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1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0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业内权威专家认为,这可能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春节假期错位带来短期扰动。2025年春节时点有所提前,居民取现需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更早开始显现,对2024年12月存款增速产生下拉作用,但不影响M2。
二是财政支出提速,财政存款向企业存款转化。12月为财政支出大月,前期发行的政府债券资金在年末集中拨付,财政支出强度加大、进度加快,不计入M2的财政存款余额大幅减少,释放出的资金进入实体部门转为企业存款,带动M2增速回升。
三是非银机构调整资产配置。《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已于2024年12月1日生效,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降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及以下,套利空间收窄,货币市场基金等非银机构将部分同业存款资金向其他资产形式转化,下拉存款增速。长期看,非银机构合理摆布资产配置、适度降低银行存款比重,有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狭义货币(M1)增速降幅继续收窄。去年12月末,M1余额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较上月(-3.7%)回升2.3个百分点。M1增速边际回升,既反映出增量政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经济活动企稳向好,社会信心有所改善,也受益于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M1统计口径,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将被纳入统计。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在1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对历史数据测算后发现,修订后的M1数据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相关性增强,稳定性也有所改善。
“将于今年的1月份数据开始按修订后的口径统计M1,预计在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在首次公布的同时,还将公布去年1月份以来修订后的M1余额以及增长速度。”张文红说。
地方化债和不良贷款核减对金融数据影响较大
2024年12月新增贷款近1万亿元,从历史上看属于较高水平。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其中,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
上述权威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往年,金融机构在年底会留有余力,等待年初“开门红”。2024年底贷款能在上年高基数上继续投放较多,说明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出现一定回暖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地方化债和不良贷款核减对金融数据影响也比较大。如果还原地方化债和不良资产处置的影响,2024年12月贷款增速超过8%,银行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大于往年。
有市场机构估算,2024年12月,两项因素对贷款增长的影响可能超1.5万亿元。
一方面,近期中央出台化债组合拳,新增6万亿元债务限额,并从2024年起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据了解,新增专项债额度发行和隐债置换集中在11月和12月,12月置换量更大,融资平台等主体拿到专项债资金后,大部分会在10~20天归还债务,其中绝大部分为贷款,以免债券和贷款“两头付息”。有市场机构估计,12月全国地方债务化解共减少贷款1.2万亿元,其中专项债置换减少贷款1.1万亿元。
另一方面,年末不少银行为改善资产质量,密集挂牌转让和处置不良贷款。贷款核减会导致当月贷款存量减少,影响金融总量数据的同比增速。据估计,去年12月全国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不良资产规模可能超过3000亿元。
上述权威专家认为,从长远看,地方隐性债务置换、金融机构化险对于纾解债务链条、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畅通经济循环、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都是好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也在提升。
货币政策将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2024年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台并逐渐显效,加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增多。
2024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增速相比上月有升有降、总体稳定,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
在中央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后,市场对于后续政策发力方向格外关注。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
实际上,近5年来,货币政策取向在“稳健”取向的基础上,通常还要缀上灵活适度、精准有力等表述,对调控区间的把握更偏向宽松一些,适时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
近年来,作为央行政策利率的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回购利率共下调8次,累计下调100个基点至1.5%,引导各类市场利率持续下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累计下行105个基点,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累计下行120个基点,带动近年来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央行共降准11次,大型银行累计降幅为3.5个百分点,中小银行累计降幅为4.5个百分点。
市场专家表示,这些政策的累积效应还会持续显现。比如,从利率来看,一个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在合同期限内,利率会跟着市场利率不断下降,新的利率下调有降成本效果,前期利率调整同样持续存在降成本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累积体现的,而且累积后看效果更大。
业内权威专家表示,中央明确我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实质做法和名义说法统一起来,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有助于更好表明货币政策的坚定立场,稳住预期,提振信心。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不少内外部不确定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依然存在,下阶段的货币政策仍需持续发力。
市场专家认为,未来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杜川
相关阅读 央行:修订后的M1数据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相关性增强,稳定性有所改善央行将于今年的1月份数据起开始按修订后的口径统计M1,预计在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
59 01-14 16:29 中国去年12月末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
60 01-14 15:15 从历史视角观察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对于‘货币适度宽松’有抢跑之嫌,应避免透支利好。”
389 01-09 18:48 前瞻2025 | 超常规政策思路渐明,货币政策如何兑现“适度宽松”?总量政策力度或不低于2024年,国债现券买卖等操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也被寄予期待。
10 351 2024-12-26 21:11 M1增速降幅继续收窄,11月金融数据表现有这些要点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南宁股票配资公司,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10 275 2024-12-13 19:1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