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规的股票配资网 国创证券

国创证券

你的位置:正规的股票配资网_国创证券 > 国创证券 > 股票100倍杠杆平台 智谱启动IPO辅导备案 “AI六小龙”格局已松动

股票100倍杠杆平台 智谱启动IPO辅导备案 “AI六小龙”格局已松动

发布日期:2025-04-18 21:32    点击次数:128

股票100倍杠杆平台 智谱启动IPO辅导备案 “AI六小龙”格局已松动

  4月15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公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已于4月14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公开发行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智谱是业内所称的“AI大模型六小龙”中开启IPO(首次公开发行)进程的第一家。辅导备案报告显示,智谱的本次辅导计划时长为7个月:今年4月主要开展摸底调查、制定方案等辅导前期准备工作;5月至7月为正式辅导期的第一阶段,主要开展集中培训、持续尽调并规范整改等工作;而8月至10月,要完成辅导计划,进行考核评估,并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工作等。

  “融资能手”:累计18起融资事件

  智谱筹备IPO事宜早有迹象。今年3月,智谱关联公司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工商信息进行了变更,将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 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企业名称也同步变更。

  智谱创立于2019年,脱胎于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KEG),核心管理团队均来自清华大学。辅导备案报告显示,智谱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唐杰和刘德兵。其中,唐杰直接持有公司7.4081%股权,刘德兵直接持有0.2554%股权,再加上通过持股平台、一致行动人等形式,两人合计控制智谱公司36.9647%表决权。

  记者了解到,企业要实现IPO上市要经历股份制改革、辅导备案与尽职调查、申报提交招股书等文件材料、审核、路演与定价、股票公开发行与挂牌交易等步骤。因此,完成股改、辅导备案意味着智谱在筹备IPO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AI六小龙”或“六小虎”是业界对于包括智谱、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阶跃星辰、零一万物这六家在AI大模型时代创立且受到资本热捧的明星级初创企业的统称。

  记者从企查查平台查阅数据时注意到,在“AI六小龙”中,智谱可谓是“融资能手”,自创立至今已产生18起股权融资事件。与之相比,据企查查收录数据,MiniMax融资事件为4起,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均产生3起融资事件,阶跃星辰仅公开了B轮数亿美元的融资事件。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智谱是“六小龙”中成立最早的一家,MiniMax创立于2021年,其他四家则均在2023年成立。

  仅在2024年这一年时间里,智谱就发生了9起股权融资(包括股权转让)事件,创下历年最高纪录。而自2024年12月起开放的D轮融资,截至2025年3月仅四个月的时间里,累计融资约48亿元人民币。智谱的投资队伍非常多元化,涉及机构资本、互联网大厂、政府基金、地方城投、外商资本等多种力量。

  “当前AI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大模型领域更是日新月异。”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记者指出,“对于AI企业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保持领先地位,否则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基于此背景,智谱在AI六小龙中率先谋求上市,显然是为了在资本市场获得宝贵的资金支持,用于研发投入,特别是在DeepSeek大火以来,这对于智谱等公司在技术领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启动辅导备案的同时,智谱方面还宣布启用全新域名Z.ai,目前该平台整合了基础模型、推理模型、沉思模型三类。除此之外,智谱还正式开源了9B、32B(指拥有90亿、320亿参数量)两种尺寸的三类模型。智谱官方称,其GLM-32B-0414模型在部分基准测试中的“指标已接近甚至超越GPT-4o、DeepSeek-V3-0324(671B)等更大模型的水平”。

  “洗牌”继续:“六小龙”格局已松动

  一位投资界的人士向记者指出,“AI六小龙”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获得了资本与市场的高度关注,通过持续的股权融资,估值大多已挺进了200亿元大关。今年2月以来,DeepSeek凭借高性价比、免费开源迅速打开了市场,在被各个行业领域频频接入的同时,也对“AI六小龙”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

  事实上,所谓的“大模型六小龙”早已呈现出不同的战略发展方向。智谱建立了从自研基础模型、模型训练到应用层产品开发的全栈式路径。智谱方面曾在2024年年末披露过自身的商业化进程。其2024年收入相比2023年增长幅度超过100%,MaaS平台已吸引了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150倍。C端产品智谱清言App用户超过2500万,年化收入超过千万元。

  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关村论坛上,智谱CEO张鹏透露,该公司已实现了技术出海,目前与东盟十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与智谱不同,“AI大模型六小龙”中的其他几家开始转向垂直细分领域,挖掘可商业化落地的方向。例如,百川智能自2024年年中开始通过业务调整及组织优化,聚焦到医疗领域。据公开报道,今年3月,该公司裁撤了以金融、教育行业为主的B端业务。4月10日,适值百川智能创立两周年,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在全员信中强调,将集中发力医疗领域,未来将在百小应、AI儿科、AI全科和精准医疗四个方面发展应用和服务。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不论是技术进展还是应用方向,都充满了非共识。AI医疗更是一片处女地,学术界、产业界都在进行探索,我们已经走在最前沿的无人区。”王小川在全员信中写道,需要围绕四个方向“向专注聚焦,减少多余的动作,并减小组织的复杂度,更扁平、更少层级,让信息和决策都更通畅”。

  除了百川智能,零一万物从研发大模型转向B端的时间要更早一些,2024年年底该公司放弃了万亿参数以上的大模型的训练。今年1月初,零一万物与阿里云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到3月17日又发布了企业大模型平台“万智”,支持企业一站式部署DeepSeek。不难看出,在各行各业接入DeepSeek的热潮中,零一万物是“六小龙”中唯一一家接入DeepSeek的大模型公司。

  不同于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月之暗面、阶跃星辰、MiniMax与智谱在自有模型的性能优化上的比拼仍在继续。

  宋清辉指出,从政策导向来看,从中央到地方都密集出台了多维度、多层面的举措来推动AI发展落地,这对于AI大模型公司的发展是利好的。预计未来两三年将是这些新一批AI大模型公司重要的上市窗口期,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没有清晰定位或没有形成差异化优势的AI公司,很可能会走“下坡路”。在他看来,二级市场对AI明星公司的认知正在趋于理性,投资者将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实际业绩和盈利能力,而非仅仅是技术概念。之前一批AI“四小龙”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依图科技、旷视科技在IPO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给新一批“AI六小龙”敲响了警钟,使新一批“小龙”们不得不加快上市步伐,以应对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的担忧等一系列挑战。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则提醒道,大模型行业的洗牌速度远超于前一代的“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时代,技术优势必须与商业化能力、生态构建紧密结合。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股票100倍杠杆平台,最后活下来的未必是“技术最强”的,而是最会赚钱的。智谱率先开启IPO进程 ,这只是个起点,后续仍需要向市场证明其战略布局能够带来持续的收入。整体来看,当前IPO的门槛提高,大模型企业如果抓住细分场景或颠覆性技术,仍有逆袭机会。